王曉華,男,1952年5月出生,漢族,山東省臨沂人,1974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,1968年12月參加工作,1996年6月畢業於武漢大學哲學係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,碩士研究生,高級經濟師。現任廣西柳工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、董事長,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、董事長。
1970年,剛滿18歲的王曉華下鄉插隊歸來,成為當時柳州工程機械廠鑄鋼車間一名工人。那個年代青年人特有的蓬勃朝氣和奉獻精神,使得他工作上兢兢業業,腳踏實地一步步往前走。1975年即任鑄鋼車間黨支部副書記,1987年任柳州工程機械廠廠長助理,1993年任柳工副董事長、副總經理,直至五年後成為柳工“當家人”。
1999年7月,當柳工黨委書記、董事長的重擔壓到王曉華肩上時,他感到了引領企業快步前行的壓力。此時的柳工,雖然頭上仍戴著眾多熠熠生輝的光環,但主導產品裝載機的產銷量卻艱難地維係著行業第一的稱號。同時,銷售額也在產品市場份額領先的大好機遇中,出現了令人擔憂的負增長。
王曉華在多年的職業生涯中,悟出一個道理:個人的成長與企業的發展密不可分。
於是,王曉華決定把企業“人事、勞動、分配”三項製度改革作為突破口,從改革分配製度入手,堅持“效益優先、兼顧公平、易崗易薪、薪隨崗變”和向有貢獻員工、核心員工傾斜的原則;實行全員勞動合同製,讓職工能進能出,實施“競爭上崗、動態考核”,使幹部能上能下;實行崗位技能工資製、談判工資製、高學曆人員激勵工資製、科技項目提成工資製、銷售人員傭金製、專家、高中層管理人員年薪製,經營者年薪製等多種分配模式。
在他的倡導下,柳工通過企業局域網,率先在內部信息平台上進行廠務公開,開展思想文化和黨建工作,多方位地架起了企業、領導與員工溝通的“連心橋“,營造了民主、寬鬆、和諧的氣氛。
王曉華曾榮獲“全國五一勞動獎章”、2003年度中國創業企業家、機械工業優秀企業家;
2004年,中國企業家聯合會、中國企業家協會根據其品德、知識、能力、經驗和業績五個要素授予國家首批高級職業經理資格稱號。
[1] 廣西精英網 http://www.gxvip.com.cn/Elites/sjlx/20070803093147.html
[2] 人民網 http://finance.people.com.cn/GB/8215/121847/121850/7189910.html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
相关文章:
相关推荐: